医院动态

精准麻醉护航生命 | 我院成功将可视化封堵器应用于胸科手术麻醉

发稿时间:2025-04-12 10:00:21 作者:上饶市人民医院

近日,上饶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团队通力协作,成功利用"可视化封堵器"为一名肺占位病变患者实施肺隔离技术。该方法是上饶市首次将智能可视化封堵技术应用于胸科手术领域,标志着我院在微创胸科麻醉精准化、舒适化医疗领域迈上新台阶。

1.png

技术亮点:"可视化"破局传统盲探



在微创胸腔镜手术中,麻醉医师需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肺隔离。传统的双腔支气管导管置入依赖盲探操作与听诊定位,存在三大临床挑战:


1.导管刚性材质易致气道黏膜损伤(声门损伤率高达18%)

2.盲探操作导致定位误差(二次调整率达32%)

3.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

这三大因素显著增加了围术期麻醉的时间成本和操作难度。经过麻醉科主任林国雄医师团队术前讨论,决定由麻醉科副主任蔡少英和顾志伟副主任医师使用可视封堵器实施肺隔离技术,以彻底暴露手术视野、创造最佳手术操作条件。

可视封堵器搭载微型高清摄像头,可实时传输气管内三维解剖影像,麻醉团队通过可视化界面精准引导封堵器置入目标支气管,实现"毫米级"隔离,有效避免反复调整导致的组织损伤。

2.png

麻醉—外科"双镜联合"



术中麻醉团队通过封堵器内置镜头持续监测肺隔离效果,同步联动外科胸腔镜影像系统,形成"双镜互验"机制,确保术侧肺萎陷完全且健侧通气零干扰,为外科提供清晰视野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患者氧合安全。

3.png4.png

团队通力协作



手术由胸外科周晓东主任医师团队主刀,麻醉科林国雄主任团队实施精准肺隔离麻醉。术前多学科团队通过3D重建技术规划手术路径,麻醉团队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定制个体化麻醉方案,术中采用目标导向液体管理、肺保护性通气等技术,实现循环-呼吸双重护航。

5.png

患者术后顺利拔除气管导管,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声音嘶哑、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目前恢复良好。

在影像引导插管技术辅助下,应用可视化封堵器实施的肺隔离麻醉新方法,凭借可视化操作带来的精确定位能力、显著降低气道黏膜损伤风险、优异的肺隔离效能以及广泛的临床适应症等特点,已成为现代麻醉领域的重要突破性技术。这一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标志着我院麻醉团队在单肺通气精准化管理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彰显了胸科手术麻醉向精准化、个体化方向发展的学科建设理念。通过实现气道管理的最优化控制,该技术不仅显著提升围术期麻醉质量,更以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的特点,有力支撑加速康复外科(ERAS)体系的实施,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